面对强敌,周遇吉却初战告捷,临阵射毙贼首窜天猴,他用自身未损毫毛而歼贼数千的战绩告诉天下,大明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最后一刻。
身在北京的崇祯皇帝闻报大喜,于第二日举行朝会,通谕九边。
为提振士气,崇祯皇帝破格提前叙功,加山西总兵周遇吉为太子太保,犒银二十万两,由司礼监秉笔太监李凤翔专程发至宁武前线。
紧跟着,崇祯皇帝旨意下达至宣府镇城,以司礼监秉笔太监张国元为钦差,出缇骑先发饷五十万两,严令宣镇总兵王承胤在六日内集结兵马驰援宁武。
消息一经传出,官军随之士气大振。
李自成先逢白广恩背叛,智囊李岩又被掳走,胸腹之内早就是憋着一股气,如今又横遭周遇吉暗算,无故损失一员大将和几千兵马,更加怒不可泄。
周遇吉此举,就好像是狠狠地抽了大顺军所有人一记响亮的嘴巴子,窜天猴被杀当日,狗急跳墙的大顺军便开始对宁武关开始了疯狂的进攻。
大同总兵白广恩负责把守瓮城,周遇吉则是亲镇关城,激烈的喊杀声在宁武关上空持续了足足数日,任城下流民尸骨堆积如山,宁武关亦是巍然不动。
这第一次交锋,最终以大顺军损兵折将败退回阳方堡扎营而告终,但可以预料的是,等李自成喘息过后,下一次进攻更将是疾风骤雨。
......
关内混乱一团,关外的鞑清内部也并不平静。
奴酋皇太极于崇祯十六年八月初九在盛京清宁宫猝死,可是让天下人开心了一把。
由于老奴酋生前未立嗣子,鞑清内部一场皇位争端的闹剧便是不可避免的发生,亦如万历年间大明发生的国本之争。
某种意义上来说,鞑清当时正处于历史上最虚弱时刻。
代善的两红旗势力已经遭到削弱,他本人也是年过花甲,早已不问朝政。
代善诸子中的岳讬已死于天花,萨哈廉也早就病死,剩下的硕讬不为代善所喜,乃是一介莽夫,又没有任何才能。
满达海则初露头角,在八旗之中还没有什么发言权。
但以代善的资历和两红旗的实力来看,其态度所向却能左右事态的发展,甚至是起到决定性作用。
从利害关系而论,鞑清中两黄旗的王公大臣都希望由豪格继位,以继续保持两黄旗的优越地位。
一方面来说,豪格在天聪六年已晋升为和硕贝勒,崇德初年便晋封肃亲王,掌户部事,与几位叔辈平起平坐,八旗之中的威望不下于多尔衮。
另一方面看,奴酋皇太极还没死的时候就已经把正蓝旗夺到自己手中,眼下他已经死翘翘了,正蓝旗自然而言就落到了豪格手里,所以这三旗的贝勒们必然要拥戴豪格继位。
多尔衮是皇位另一个有了力的竞争者,手握两白旗且不必说,就连正红旗、正蓝旗和正黄旗中也有相当一部分鞑子的宗室暗中支持,这就更使他如虎添翼。
还有一个人也不容忽视,便是镶蓝旗主济尔哈朗。
虽然济尔哈朗不可能参与皇位争夺,但他的向背却与代善一样,对多尔衮、豪格的争位起到重大影响,无论倾向哪一方,都会使力量的天平发生倾斜。
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豫亲王多铎、睿亲王多尔衮等曾都一起来到那所谓的‘崇政殿’进行决定皇位归属的商讨。
本来是想两边儿坐下来好好谈,但矛盾还是集中在了以豪格为首的两黄旗和以多尔衮和多铎为首的两白旗上,双方相争,委决不下,差点当场打起来。
要不是代善处置及时,可能我鞑清在崇祯十六年就亡了。
自打皇太极死后,多尔衮曾无数次想过自己取而代之,但两黄、两红和两蓝六旗都不支持,很明显自立的条件还不成熟。
对于多尔衮来说,阻力最主要是来自两黄旗原皇太极手下的亲信大臣,这几个老不死的甚至佩剑上殿,威胁说只要多尔衮登基,他们立马就血溅当场。
多尔衮恨得牙痒痒,这几个老不死的死活他当然毫不在意,甚至巴不得他们立马瘟死,或者出门被马撞死。
但是多尔衮心知肚明,若自己执意登基,皇位到手的可能性虽然很大,但八旗内部的火并却是无法避免。
这将极大削弱鞑清的实力,并不是多尔衮乐于见到的,才又是陷入难关。
最后的结果出乎意料,多尔衮和豪格各退一步,共同扶持皇太极的第九子、年仅六岁的福临登基坐上皇帝的宝座。
这种结果对豪格并不好,多尔衮位居皇父摄政王,其权势在不断攀升,原本支持他的势力也在八旗中被逐步清除。
顺治帝年幼不可理政,代善和济尔哈朗在福临登基后便退居幕后,养老去了。
孝庄皇太后不知道和多尔衮之间有什么不清不楚的关系,竟然通谕诸大臣,凡事需得先向多尔衮上报,政事署名也均以多尔衮为先。
大玉儿和多尔衮之间的关系暂且不提,话说回来,李自成北上围攻宁武的消息几乎是同步传到盛京。
但凡前线有什么消息,崇祯皇帝和多尔衮几乎都是在同一天知道的,甚至有些重大情报这货比崇祯都先知道,细思极恐。
超级大汉奸范文程像是一条嗅到屎味儿的野狗,立马屁颠屁颠去找自己的主子多尔衮讨赏。
在所谓的摄政王府之中,多尔衮正在和洪承畴、范文程商议。
范文程生怕被人强了功劳一样,赶紧上前说道:
“当今之势,如秦失其鹿,楚汉逐之。明亡乃成天命,是我非与明朝争,实与流寇争也。”
言下之意,范文程主张立即出兵进取中原,洪承畴听到后轻蔑地一笑,只是将身子蜷缩成一团,在一边充耳不闻的当哑巴。
多尔衮还在犹豫,却听范文程又说道:
“我鞑清每战必胜,每攻必取,满万不可敌,贼不如我。然贼若知顺民心,招百姓,便是我不如贼。”
多尔衮觉得有理,微微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范文程大喜,先行了个五体投地大礼,才是说道:
“待我鞑清兵入关,当严禁军卒,对百姓秋毫无犯,聚拢民心,方是上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