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 高炉
0.1秒记住本站域名 [18ys.net]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

  按照杨浩的想法,不管是眼前完成太子杨昭的嘱托,收复六镇之地,还是从长远计,将太原城经略成自己的根据地,太原城的内政、军事都至关重要,必要的时候,要紧紧掌握在自己手中。

  唯一不利的是,他刚刚到太原,如果大动干戈把军政大权全揽过来,一来不符合他的行事作风,二来只怕会在太原城埋下隐患,反而不美。

  刘文静倒还好说,上任不久,没有多大的根基,但是其他人却都是太原本地世家出身,尤其是王绩背后的太原王氏,不可小觑。

  杨浩虽不惧怕,但是也没有必要节外生枝,徒遭人恨。

  其实在他心中,早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计划他来太原的重中之重,是要将钢铁和煤炭这两个工业发展起来。相比煤铁工业的重要性来说,太原城目前所有的格局都不值一提,别说区区太原王氏,河东众多世家,便是大隋所有的世家都绑在一起,都不能与另一个崭新的工业世界相提并论。

  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杨浩深知工业体系的伟大力量,这也是他自信能应付隋末乱世的最大底气和依仗。还是那句话,能不能救大隋,他不敢妄言,但是他作为大隋皇室的一员,至少在未来可能的乱世当中,能为自己、为他所关心的人找到一条出路。

  这就是杨浩最底线的想法。

  当然了,在与皇帝杨广的接触中,杨浩也感受到了一个不同于刻板历史印象的隋炀帝,再加上与太子杨昭之间的兄弟情谊,也促使他尽可能多的为大隋江山谋划一些。

  历史向来是胜利者书写的,杨坚以外戚身份夺取了北周的天下,当然会说北周皇室荒淫无道,同样李渊父子夺了大隋的天下,自然也不会对杨广客气,极尽贬低之能事,不然如何昭显取而代之的合理性和正义性呢?

  杨浩前世可是接受过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的,自然不会心存偏见。

  历史事件包含有很多的偶然性,虽然杨广并非大奸大恶,但大隋两世而亡,那么一定是有地方做错了,疏漏了,才会导致王朝崩塌。只是巧的是,最后是李渊取代了杨广的位置,建立了唐朝。

  杨浩能做的,便是努力地改正杨广可能犯的错误,堵住杨广可能疏漏的地方。历史可能因此便会走向另外一种结局。

  在杨浩看来,前世历史上,导致大隋王朝崩塌的最重大原因,极有可能便是世家贵族与皇权矛盾的激化。杨广一心要加强皇权,将世家门阀手中的过大的权力收拢回来,而世家门阀则顽强抵抗,互相博弈,最终扶植了同为关陇贵族出身的李渊,取代了隋朝。

  “士族门阀兴盛,与前世的资本集团掌控国家命运有些相似。这些超大的势力集团,在一开始未必没有正面积极的作用,但是长远看来,却是国之毒瘤,必要的n绝对不可或缺,否则社会权力集中在一小撮阶层、人士手中,阶层固化,人才的晋升之路完全被堵死,便是整个社会逐渐堕落的开端。”

  “杨广虽然只是朦胧感觉到世家权力过大了,但他所做的一切,相对而言还是正确的,也更有利于整个社会晋升。”

  “虽说削弱了世家贵族之后,可能又会面临皇权过于集中的弊端,但当务之急,却不是寻找完美解决办法的时候。如何n皇权,不使它成为社会进步的枷锁,可能要耗费几代人的聪明才智去思考和权衡,这些都是后话,不管怎样,以目前的处境来看,我还是更认同杨广的理念,要站在他这一边。”

  杨浩扶了扶额头,不去想这个近乎于无止境的哲学问题。

  他当然有很多的前世无数哲学家、社会学家总结出来的思想精华,但是他不认为能把这些思想,一成不变的照搬到大隋社会当中。连科技发展都需要循序渐进,一步步来探索,更不用说关乎到社会体制的上层建筑呢?

  所以杨浩并没有天真地以为自己坐而论道,便可折服天下人。

  百姓需要引导,天下世家需要引导,高高在上的皇帝也需要引导,杨浩做的便是这样一件小心翼翼的事情。他会在可控的范围内,一步步实践和总结。

  治大国若烹小鲜,这是老子在道德经中的论述。说的是治理国家,就像烹调美味的小菜一样,佐料投放要恰到好处,既不能过头,也不能缺位。

  这是圣人的胸怀,杨浩却觉得不是这样。

  治大国就是治大国,烹小鲜怎能比拟?一条鱼,一盆菜,煮坏了,可以随便扔掉,重新来过,但是治大国呢,治理坏了,你有挽回、重来的机会吗?没有!

  所以治大国若烹小鲜这种豁达的言语,只能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圣人,才能讲出来的话。

  夫治大国者,步履维艰,夙兴夜寐,犹未可及也,岂敢以小鲜视之?

  杨浩是务实主义者,所以他才会选择先把煤铁工业发展起来。

  煤铁工业是基础,随着力量的壮大,很多体系都会因此发展和完善起来。等到力量足够大的时候,就能左右一些国家力量的对比了,再加上大隋社会的民众也会因此增长见闻,最终催生出新世界的雏形来。

  几天之后,杨浩借着穆离搜罗来的地图和煤铁矿信息,重新绘制了新的地图,最终选定了在太原城西北二十里处的一块高高的河原之地,圈定了一片地,作为煤铁工业的第一个基地。

  之所以选定这样一个地方,一方面是那儿离着发现煤的山头很近,另一方面就在河对岸的山上,出产品质极佳的铁矿,所选的高地地势高平,又临近河水,是工业基地的极佳选址。

  巧合的是,这块河原之地恰好是太原王氏的私产,王绩听说了杨浩要在那儿凿山炼铁之后,只微微一愣,便爽快地将那块地让了出来。而且数百亩之地,只是象征性收了杨浩一点点钱财。其实,如果不是杨浩坚持要给钱,王绩都想无偿送给杨浩。毕竟只是一块河边的不毛之地罢了,以一块地换取秦王府和杨浩的友谊,王绩觉得还是划算的。

  “最好还是厘定清楚,归,总不能让你们王氏吃亏嘛!”

  杨浩笑着说道,一边让丑奴捧了地契转让协议,让王绩签字画押。

  王绩心中苦笑,暗忖,我们王氏可不就吃过您的大亏吗?

  想是这样想,但是话却不能这么说,反而脸上挂着谦和笑意,说道:“既然秦王殿下坚持,王绩就却之不恭啦。”提笔在丑奴准备好的协议书上签了字,双方算是交割完毕。

  杨浩面带笑容,接过了协议书看了一眼,满意的点点头,忽然想到一件事情,开口道:“对了,王郡丞,我想雇佣一些民夫开山采石和炼铁,还要麻烦您帮忙在太原城中代为招募一下。”

  王绩下意识道:“啊!难道殿下真的要炼铁吗?”

  杨浩笑道:“不然咧,我买你们王家的地,可不就是为了炼铁嘛。”

  王绩闻言呆了呆,有些不可思议道:“用民夫炼铁?咳咳倒也不是不行不知道殿下要用多少人?又有什么条件?”

  杨浩沉吟了一下,开口道:“除了我自己带来的人手,大约还需要一百人左右吧,条件的话,每人每个月完成二十天工期,可得一贯钱”

  王绩吓了一跳,惊道:“什么!一贯钱?!”

  杨浩愣道:“少了吗?”

  王绩苦笑道:“怎么会少了!别说一贯钱,就是五百钱都有人做,更何况每个月只干二十天就可以了!只是如果是炼铁的话,一般的民夫能做吗?要不我替殿下招募些铁匠”

  杨浩道:“呃,其实不用他们做很复杂的工作,当然,如果能招募到铁匠的话,自然是更好的!”

  王绩自信道:“怎么会招募不到!秦王殿下要任用他们,他们岂有推却的道理!这件事包在下官身上”

  杨浩皱了皱眉,叮嘱道:“若是有铁匠愿来,自然是好的,如果他们不乐意,王郡丞也不要难为他们。”

  王绩讪讪笑了笑,道:“怎么会呢!殿下放心,下官决不会强人所难。”

  杨浩点了点头,又与王绩交待了几句,直到对方点头答应,才让他离开了。

  不得不说,王绩办事效率很高,隔天便带着近百名青壮年来见杨浩。这一百名青年劳力当中,民夫占了大多数,不过出乎杨浩意料,铁匠出身的竟然有二十多名!

  杨浩命丑奴给这一百名青壮劳力,仔细讲解了接下来的工作内容、劳动强度,以及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危险,然后再次询问他们是否愿意接受这样的工作。

  “我们愿意!”

  几乎所有民夫听完丑奴的话,都长舒了一口气,表示接受。

  反而是那些铁匠犹豫了起来,他们本以为炼铁是跟他们平常一样炼铁,却没想到杨浩竟然是闻所未闻的炼铁方式,而且听丑奴介绍,绝大部分工作都是开采、运送之类的活儿,却是没有什么炼铁技巧的活儿,登时不免有些失望。

  最终,二十多名铁匠,只有名留了下来,其他人却是选择放弃了。

  丑奴将留下来的十多人分成了三组,一组负责采煤,一组负责采铁矿,第三组则负责工业基地建设。

  很快,几天后。

  在太原城西北的河原之地上,一座完全按照杨浩的设计而建造的巨大高炉,耸立在了平地上。

  这座高炉造型奇特,高约三丈许。炉体由厚重的砖块堆砌数层而建造的,不止如此,高炉的内部还涂抹了河床底下挖出来的黏土。

  “秦王殿下居然想用这玩意炼铁!真的能炼吗?”

  留下来的几个铁匠望着巨大的高炉,不由面面相觑。

  他们平时炼铁,用的是一种叫做竖炉的炉子,每炉炼几十斤铁都费劲,而他们眼前的这座高炉,却是比竖炉大了近百倍!这么大的一座高炉,如果全部填充满铁矿石,该怎么炼呢,他们却是一筹莫展。

  杨浩对比着设计图纸,仔细检查了高炉的内外。

  虽然这座高炉在大隋众人眼中,已经是庞然大物了,但是对杨浩来说,仍然是太小了。

  不过毕竟是第一座高炉,杨浩的设计未必会完美,借以检验一下高炉的可行性,还是不错的,等以后经验丰富之后,再设计建造更大容量的高炉,也为时不晚。11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收录上百小说站,自动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