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士】
死亡,谁也逃离不了死亡。
死,是世界上最公平的事情。
乞丐也好,英雄也好。卑贱的生命也好,千金之躯也好。都难逃一死。
这道理本是人人都明白的,可当死亡真正降临时,他还是感觉如此突然,他本以为自己能逆天改命,但是,当天真正降下它所要传达的“命”时,他才感觉到自己的渺小,无奈。
他的眼中本总燃烧着寒火,而今天却没有,他现在只有一种感觉——无可奈何的感觉。他本可以救他的,可是他不让,一个男人为了承载一些事情,必须要面对死亡。
郭嘉死了,太多的人,都觉得他死得太突然,他还太年轻,他本还是个很有前途的人,他本是天下最强大的刺客都觉得最难杀死的人。
可天若是想要夺走一个人的生命,那么这个人无论多么难死,也都一定要死。
何况郭嘉求得本就是一死。
一个男人若是活着完成不了自己所肩负的重量,是不是就已没有活着的意义?这是不是也是一种逃避?
不是,绝不是!
为了完成那个信诺,他宁愿一死,以死亡换来那个渺茫的机会。
他能不能成功?
司马懿只知道,他师弟的尸体现今已冰冷,他只记得郭嘉死亡时,气力飘零而下,那方一直守护他的八卦阵已化为一片落英飘落到司马的掌心,司马明白,能用这种力量的唯有曹植。
他要将自己的力量托付给曹植。
司马就将那方八卦阵送到了曹植手中,曹植看到这方八卦阵时,也觉心如刀绞,司马懿面无表情地看着他,但却没有任何一个人能比他更理解失去郭嘉的痛苦。
司马懿现在就在家里,家总是温暖的,温暖的家往往可以愈合许多人内心的创伤。家绝不仅仅是一栋房子,因为家里有值得依靠的人。但司马懿却并没有选择依靠谁,他的脸上没有悲伤,没有痛苦,没有微笑,没有任何神色,他只是打开自己屋子的门,将门关上,静静地坐下去。
然后就是沉思,静静地沉思。
而这时,却偏偏有人推开了门。
很少有人敢轻易地打开司马懿的门,很少,却绝不是没有,这个人就是例外。
因为她是司马懿的妻子,妻子要打开自己丈夫的门,本是天经地义的事。
但这件天经地义的事,她却很少做。尊重永远是相互的,司马既然尊重她,她也一定尊重司马。
只有彼此的尊重,才能使各自保有自我的权利,才能使彼此不互相伤害。
今天,她实在不该开门,司马懿的心情差极了,任何人在心情极差的时候,都不希望被打扰的,这时黏腻的感情,不但不能减轻一个人的痛苦,反而会让人的心情变差,因为,这种时候的那种感情,是不合时宜的。
任何人在一个不合时宜的时候,做了一件不合时宜的事,都会起反面效应。
可张春华没有,她了解司马懿,这世界上深爱着自己丈夫的女人虽然不少,但能真正了解自己丈夫的妻子,却绝不会太多。
张春华对自己的丈夫了解,就仿佛是对自己仇敌的了解。
她进门,轻轻地将门关上,然后静静地坐在司马身旁,一句话也不说。
她知道,司马若是想说话,总会自己开口的,反之,他若是不想说话,你与他说得再多也没有用,而自己,只要这样静静地坐在他的身旁,静静地陪着他,这样就已足够了!
“郭嘉死了。”司马懿终于开口。
“嗯。”张春华微微点了点头,她只是在很仔细地听,不该说话的时候,她也绝不会多说一个字。
“我本可以救他的,可我却没有!”
“这其中自然也是有原因的是吗?”她的声音或许并不温柔,却有一种奇异地让人安定的力量。
“他本就想死,他有一些必须完成的事,只有死,或许才有可能完成。”
“嗯。”她轻轻地点头,她明白,男人有时候为了完成一些事情,是绝不会吝惜自己的生命的,所以,她问:“那你何必要自责?”
“你可知,他死,是为了什么?”
她静静地等着他说下去。
“其中一件是神变。”
张春华微微动容道:“神变?”
“当初我和郭嘉师承时,师父本已说过,我们二人之中,只有一人能完成‘神之蜕变’。而我确实有方法证明,自己是不是能完成神变的。你知道我是个可以改命的人。”
“我知道。”
“我当然也可以利用这力量,提前窥探到我们二人中是谁有资格有这能力,而这方法却要耗去我十年的阳寿。”
张春华冷冷叹息道:“人都是为了自己活着的,自己能多活一分钟都要比别人多活一生更重要,你又何必为了这种事情自责。”
司马懿:“有些人是为了别人活着的,有些人却是为了自己活着的。为了自己活了太久,也会觉得活着很无趣的。我只恨自己。恨自己没有郭嘉那样的勇气。一个人如果没有勇气,就算是有再强大的力量又有什么用?”
“我只希望你永远也不要有这种勇气。我虽不是个愿意为别人而活的人,却还是希望你活得长长久久的。”又有哪个妻子希望自己的丈夫短命?
谁又能说张春华说得不对?纵有人大义凛然地指责她,而这人到了关键时刻,是不是也会照着他所说的去做?
说一件事并不意味着做一件事。
说一件事做一件事,便已是很了不起的人,天下间能说出张春华所说的话的人,又能有几个?
但有些话,有些事,却永远无法活在阳光之下,纵然是对自己的丈夫,所以她并没有让这个话题继续下去,她只是说:“郭嘉高才,他去了,曹公如失左膀右臂,必定要找人代替。”
“这人他自然是找到了,只是想带回这个人,恐怕还有许多麻烦。”
“曹公却是个善于解决麻烦的人。却不知道这麻烦他是如何解决的?”张春华不但了解自己的丈夫,似乎曹公手下的每一个人,她都很清楚,很了解,就像是了解仇敌那般了解。
“解决这麻烦的,自然也只有曹家自己的人。”
“曹仁?”
“还有曹丕和曹植。”
“只是我听说,这兄弟二人似乎已反目成仇。”
“狮群之中,只有一头成年的雄狮作为统帅。而没有哪头雄狮是不会老去的。”
“你的意思我懂,可人却不是狮子。”
司马懿忽然目中精光闪烁,道:“可人类的生存法则,却远要比狮子还要残酷。”他说完这句话,似乎也感觉到有些冷,他的目光已遥远。他就望着天际的明星。
天空中七星乍闪,司马懿骇然,道:“看来已有人悟得成神之道!”
“你可知此人是谁?”
“不知,但我却知此人若不是我的助力,便是我一生的敌手。”
【沉默剑客】
无论你怎么看曹仁都是一个很普通的武者,他或许唯一与别人不同的地方,就是比别人高大一些,高大的人,都难免有些迟钝,曹仁看起来也有些迟钝。
但你若真觉得他是个迟钝的人,那你就错了,而且错得很致命,很可怕。
曹仁往往比大多数人都能把握时机,时机的把握,并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他需要在时机来临之前,积攒实力,在时机到来之刻,出手抓住它。
曹仁无疑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两点,要不然他就不会学那种武功,他的那种武功往往要耗费掉一次出手的机会,来积攒真气。这两点,哪怕有一点他不够了解,这些年来,死得就不是别人,而是他。
今天他却不是来杀人的,他只是来替曹操请一个人回去。
请人的时机有时是不是就和杀人一样难以把握?
但曹仁有信心,他遇到他要请的这个人之前,他本是一直有信心的。
这个人腰间配着一柄黄铜剑,剑很简单,插在他腰间,却不知为何,竟散发出一种独特的气,那是一种剑士独有的特质。
杀气和剑气。
这人外着一身大红袍子,内里却是蓝色长衫,衣服材质并不华贵,但穿在他的身上,却又让人感觉一种说不出的高贵。
一个人的内在气质,足已弥补外貌的不足。
所以,当曹仁见到他时,便更佩服曹操,曹操识人的眼光,果真天下无双。
“先生。”这是曹仁说的第一句话,那人本背对着他,他本想等那人回头,那人却没有,他连脚步都没有停,向前走的速度,既没有加快,也没有减慢。
就仿佛是个聋子完全没有听见曹仁的话。
“先生,请留步。”这次他的声音已更大了些,可那人却仍是往前走,他虽然并不高大,但是曹仁却清楚,这个人一旦决定了向前走,就算是八匹马也无法让他后退的!
曹仁不是马!
他已一个闪身到了这人的面前,他的身躯是如此高大,谁也没有想到这样健壮的人,他的行动速度,居然也会如此之快。
曹仁挡在他面前,铁面具之下,看不出他有什么表情,但从他的眼中,却可以看出他的不悦。没有人付出了尊重,却没有得到尊重,还会觉得自己很开心。
只是他没有去想,他这种所谓的尊重确实在太高高在上,有时他的这种尊重,并不比山野村夫拍着你的肩膀,喊着一声“兄弟”来得自在。
这剑客却终于停下脚步。
然后曹仁,便看见了他的眼睛。这并不能说是一双明亮的眼睛,但却是一双可怕的眼睛,只凭着这双眼睛,曹仁便能断定,自己所习大半武功,对付此人定当不起丝毫效用。
被这双眼睛盯着,也绝不是件舒服的事。
现在他就在看着曹仁,目光之锋锐,尤甚于剑。
曹仁却仿佛没看到,曹操只让他“请”这位先生去,却并没有叫他杀人,既然如此,他便绝不会杀人。
“曹公请先生一聚。”他说话的声音还是很恭敬,但是那感觉却仿佛不是请,而是命令,能接到曹操这种人的命令,对于一些人来说也可算是荣幸。
可有些人天生就不愿接受任何人的命令的。
所以,他拔剑。
他并不是个喜欢说话的人,这样的人所说的话,通常都简短有力“让开,别挡路。”
五字虽短,却有杀气,杀气迫在眉睫。
曹仁已感到杀气,还好曹操并不教条,他得不到的东西,毁掉也是好的。
所以曹仁并不担心出手毁了他,他双手抱肩,冷冷地看着他。此刻,他就像是变成了一座山,挡在了他的面前……
【无言的代价】
杀人,永远也不要太慢。
因为杀人也是机会,你把握不住机会,别人就会有机可乘,失去机会的结果,就是死。
曹仁杀人时,从不愿错失机会。
所以他出手。
可是他也犯了一个大多数人都愿意犯得错误。
他不服气。
不服气就难免想试试。
他本已看出徐庶的功夫,他本已清楚自己大多数的功夫对于这个人,根本没有丝毫作用,但他却总想着,自己是不同的,或许自己的功夫,就能破了徐庶这种能力。
是不是越普通的人,就偏偏要将自己想得特殊一些,了不起一些?
他想卸去徐庶的力,却发现,自己的力已散了出去,而徐庶却还是安然无恙。
徐庶自小体弱,根本无法修炼那些破气,夺刀的招式。那些气力纵然在他体内窜行,他也无法应用,真本可说是残疾。
而徐庶并没有放弃,他知道自己对别人使用不了这些招式的原因,所以,他就修炼了一种很奇特的功夫,他的招式若伤不了别人,别人也休想用同样的方法伤他分毫。
一件事的幸与不幸,有时也不仅仅要看天,还要看你自己是不是听天由命,是不是不肯放弃。徐庶当初若是放弃了,也就绝不会有今天的武功。
曹仁三招出手,脸色已铁青,他自信满满的三招,居然对这个人没有丝毫效用,真气灌入这个人的体内,就宛若泥牛入海。
他怎么也看不出,这个看似文弱的剑士,居然有这么可怕的功夫。他只能凝住气,屏住呼吸,静待时机,再伺机而动,这正是他所擅长的。
徐庶出剑,他的剑很稳。
一个人若是先天就不能做许多事情,那么他能做的事情,自然要比别人更强一些。这就好比,瞎子的耳朵总是比较灵,断臂之人的双足也总要比常人灵巧许多。
徐庶的剑很稳,他这一剑,就平平刺了出去。
但是他的剑也仅仅是稳而已,除了稳,就再也没有什么其它的特点。
所以,曹仁还是闪开了这一剑,他凝住的真气终于畅通,为了这些聚集起来的气,他必须要丧失一次出手的机会。这一次机会换来的却可能是足已令对手致命的爆发。
徐庶的剑再次刺了过来,这一剑的速度已更快了些。曹仁刚刚只顾得调息,竟被他刺中了一剑,然后,他就看见徐庶散去多余的气。
那些气正是曹仁对他施展,而不见成效的功夫。
他为什么也要将这些气散去?
他出手前,为什么不用这气先卸去他的功力?
想到这里,曹仁心头一动,原来,不仅仅是他的招式对徐庶无用,徐庶的那些招式也完全无法作用于他。
这能力居然是双向的。
曹仁出手,这次出手当然只是一杆长枪直直刺了出去,招式中没有丝毫变化,因为任何的变化,对于徐庶这么个人都是没用的。
徐庶经过这么多年的修习,自然知道什么样的招式才能真正的伤害到他,所以他无论何时,体内气力的调整,都是最完美的。
所以这一枪自然刺空。
曹仁提起一口真气,恢复体力,然后,他便微笑,他终于明白了一个问题。
他们现在的胜负,已只单单取决于谁刺出的剑比较多,谁闪开的剑比较多。
一场看似艰难的决斗,此时已变成了一道最简单的数学题目。
这样一来,曹仁与徐庶之间,曹仁便有了一个徐庶所无法比拟的优势。
曹仁的气要比徐庶长些,大多数人的体力都要优于徐庶,因此,只要看清徐庶招式的本来面目,很多人都能胜过徐庶的。
曹仁已学着徐庶那样,调整了自己的呼吸,调整了自己的气力,体力较强的人,能留存的气力也总要比体力较弱的人多一些。
可是,一个人人都能胜过的徐庶,为什么曹公却要让曹仁亲自来请他?
这自然也有缘由的。
徐庶无法将一些气力转化为力量,那些气力却要在他体内窜行,这滋味当然不好受。但徐庶却是个天才,他修炼成了一种将多余气力散去,而使这部分气涅槃转制,传递到别人体内的方法,倘若这招式发动顺利,他甚至可使自己的体力得到足够的补充。
试想,徐庶这样的人,若是在万军丛中,漫天剑气纵横,万箭齐发,却伤不了其分毫,就算是伤了他,他亦可以渡气转制之法,恢复气力。
若不是有人专门想找他的麻烦,他简直连死都很难。
这样一个人怎能不说是人才,这样的人若是辅佐曹操,曹操不定然如同如虎添翼吗?
可讽刺的是,这么个人在与人一对一比试时,甚至比不过一个普通人。
现在曹仁已认为徐庶绝不会再找到一个可以帮助他的人。他根本不必发动自己的功夫,只要一枪一枪地刺出去,便足以击溃徐庶。
徐庶在他的长枪连刺之下,已被逼得透不过气来。
一个人若是第一口气透不过来,那么后来也便很难再透气了!
曹仁现在已有些不想杀他,因为抓住他似乎也并不是一件太难的事,所以,他忽然伸手,伸手点住徐庶的穴道。
可,也就在这时,一道气力远远地冲了过来,居然震开了曹仁点中的穴!
这人好强的气力!
可这种时候,这样的地方,出现的又究竟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