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为墨家源於巫祝,墨家者流,盖出於清庙之守。茅屋采椽,是以贵俭;养三老五更,是以兼爱;选士大射,是以上贤;宗祀严父,是以右鬼;历四时而行,是以非命;以孝视天下,是以尚同。所说清庙之守,实即巫祝之类的神职人员。
墨子出生社会下层。最初受业於儒家。后因不满儒家强调的繁文缛节和靡财害事的丧葬抱有疑虑,故背周道而用夏政,强调要学习大禹刻苦俭朴的精神。遂脱离儒家的其君用之,则安富尊荣,而创立墨家。
墨子为宣传自己主张,广收门徒,一般的亲信弟子达数百人之多。
儒,墨同为春秋战国时期显学,当时有不入於儒,即入於墨之说。先秦时期,儒、墨两家曾是分庭抗礼。战国后期,墨学的影响一度甚至在孔学之上。
墨家同时被视为中国最早的民间结社组织,有着严密组织和严格纪律,其最高的领袖被称为钜子或巨子,墨家的成员都自称为墨者,所谓墨子之门多勇士。
墨翟可能是第一代钜子。巨子由上代指定,代代相传,在团体中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还踵。
墨者多来自社会下层,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教育目的,孔席不暖。墨突不黔,尤重艰苦实践,短褐之衣,藜藿之羹,朝得之,则夕弗得,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以裘褐为衣,以跂蹻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生活清苦。墨者可以赴汤蹈刃,死不还踵,意思是说至死也不后转脚跟后退。墨者中从事谈辩者。称墨辩;从事武侠者。称墨侠。墨者必须服从巨子的领导。其纪律严明,相传墨者之法,杀人者死。伤人者刑。
例如钜子腹的儿子杀了人,虽得到秦惠王的宽恕,但仍坚持杀人者死的墨者之法。
按墨家的规定,被派往各国做官的墨者,必须推行墨家的政治主张;行不通时宁可辞职。另外,做官的墨者要向团体捐献俸禄,做到有财相分。当首领的要以身作则。
概言之,墨家是一个有领袖、有学说、有组织的学派,他们有强烈的社会实践精神。墨者们吃苦耐劳、严於律己,把维护公理与道义看作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墨者大多是有知识的劳动者。
战国后期,分化为二支:一支注重认识论、逻辑学、几何学、几何光学、静力学等学科的研究,是谓墨家后学,另一支则转化为秦汉社会的游侠;不过也有一说是分成三派,例如韩非子说墨子死后,墨家分裂为相里氏、相夫氏、邓陵氏三派。
一般都将秦国转弱为强都归功於商鞅变法,史家何炳棣则认为秦国发出求贤令,墨者入秦者众,秦墨为秦国富强做出了无比贡献。
但是战国末期以后,墨家已经开始衰落。到了西汉时,由於汉武帝在位时代的独尊儒术政策、社会心态的变化以及墨家本身并非人人可达的艰苦训练、严厉规则及高尚思想,墨家在汉武帝在位之后基本消失。
汪中曾为墨子说公道话,被翁方纲称为名教之罪人。清末,孙诒让着,是校勘之大成。
近现代以后,墨家思想被部分人士认为与现代的社会主义、**思想有共通之处。
墨家着作:中记载在东汉时的墨家着作尚存有八十六篇:
七十一篇——墨翟三篇——墨翟弟子六篇——墨翟弟子一篇三篇——先韩子二篇——一名在成、康时期的周朝官员在所着。
墨家在六朝以后逐渐流失,正统十年,张宇初奉敕,将刻入。
现代所传的只剩下五十三篇,这些篇幅是因为被道家着作所收录,才得以留传下来。汪中将墨子书分为内外二篇,着有一卷。
胡适在中首先将五十三篇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自到,凡七篇,皆后人假造的。
第二部分:三篇、三篇、三篇、三篇、两篇、一篇、三篇、一篇、一篇、三篇、一篇,凡二十四篇,大多墨家弟子所着。
第三部分:上下、上下、、六篇,都是后来庄子的别墨。
第四部分:、、、、五篇,是墨子一生的言行集,相当於儒家的。
第五部分:自以下到,凡十一篇,所记都是墨家守城备敌的方法。
墨家的基本思想主要有以下十点:
1、兼爱:无差别的博爱、去亲疏与社会阶级分别。
2、非攻:反对侵略战争。
3、尚贤:不分贵贱唯才是举。
4、尚同:上下一心为民服务,为社会兴利除弊。
5、天志:掌握自然规律。
6、明鬼:尊重前人智慧和经验。
7、非命:通过努力奋斗掌握自己的命运。
8、非乐:摆脱划分等级的礼乐束缚,废除繁琐奢靡的编钟制造和演奏。
9、节用:节约以扩大生产。反对奢侈享乐生活。
10、节葬:不把社会财富浪费在死人身上。
墨家逻辑是墨家学派中的一种逻辑,主要以三物论为代表,三物分别为故、理、类。墨辩是讲解墨家逻辑的主要着作。
近代有大量学者钻研,发现几乎涵盖了哲学、逻辑学、心理学、政治学、伦理学、教育学、自然科学等多个学科内容。
胡适说:墨家论知识,注重经验,注重推论,看中论光学和力学的诸条,可见墨学者真能做许多实地实验。这正是科学的精神,是墨学的贡献。
墨家把推理称为说,曰:说,所以明也;云:在诸其所然未然者,说在於是推之。
中还提到或、假、效、辟、侔、援、推七种推理形式。墨子常批评儒者答非所问,墨子问儒者,何以为乐,答曰:乐以为乐也。墨子批评道:今我问曰:何故为室?曰:冬避寒焉,夏避暑焉,室以为男女之别也。则子告我为室之故矣。今我问曰:何故为乐?曰:乐以为乐也。是犹曰:何故为室?曰:室以为室也。。
墨子还是一个杰出的科学家,在力学、几何学、代数学、光学等方面,都有重大贡献,是当代诸子所望尘莫及。
中提出了端、尺、区、穴等概念,大致相当於近代几何学上的点、线、面、体。墨家在科学上的成就为众多学者所称赞,李约瑟指出:墨家思想所遵循的路线如果继续发展下去,可能已经产生欧几里得几何体系了。
蔡元培认为:先秦唯墨子颇治科学。
载: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
中说:墨家者流,盖出於清庙之守。茅屋采椽,是以贵俭;养三老五更,是以兼爱;选士大射,是以上贤;宗祀严父,是以右鬼;顺四时而行,是以非命;以孝视天下,是以上同;此其所长也。及蔽者为之,见俭之利,因以非礼,推兼爱之意,而不知别亲疏。。
汪中:其在九流之中,惟儒足与之相抗,自余诸子,皆非其比。
翁方纲卷十五攻击道:有生员汪中者,则公然为撰序,自言能治,且敢言孟子之言兼爱无父,此则又名教之罪人,又无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