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哲学家不同于哲人,两种概念
0.1秒记住本站域名 [18ys.net]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

  胡适与陈独秀同为五四运动的轴心人物。第一位提倡白话文、新诗的学者,致力於推翻二千多年的文言文。

  顾颉刚先生说,他学会这套治学方法,是看胡适的一文,看出来的。

  三十年代,胡适独具慧眼,提拔、任命、帮助梁实秋完成了日后号称是梁实秋对文坛的三大功绩之一的翻译莎士比亚全集。

  **建立的第一个中国**党校湖南自修大学就是因为胡适的提议和倡导。他写给胡适的信中曾提到:你的学生**..。

  学者宣道华认为**在五四时期也受到胡适及杜威实用主义的影响,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观点与之颇有共通之处,胡适在还专文称赞**主编的最初几期的内容。

  季羡林虽不是胡适的学生,但精通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的他在归国初期受到胡适提拔。

  林语堂在其留学中,清政府取消对留学生资助,林语堂是靠着胡适的资助继续在国外读书的。等他回国从飞机场下来的时候,口袋里只有1毛钱。

  鲁迅、陈西滢都指责胡适的提倡整理国故是开现代科学倒车的作法。连胡适专家周质平也认为:胡适所提倡的整理国故,对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可以说并没有发生任何积极推动的作用。甚至於还把一批青年人引上了乾嘉考证的老路。中很难看到新东西。

  但是唐德刚先生在提到:所以吾人要了解晚年的胡适思想,只可在胡氏心到口到之际,於私人朋友谈笑之间求之。胡先生没有梁任公那样憨直。对自己思想挑战的文章,在胡氏着作里是找不到的。

  余英时的称:对於这样一个启蒙式的人物,我们既不能用中国传统经师的标准去衡量他,也不能用西方近代专业哲学家的水平去测度他。也说:他没有深入西学固是事实,但也正因如此,他才没有灭顶在西学的大海之中。

  在又称:他在西方哲学和哲学史两方面都具有基本训练则是不可否认的。这一点训练终於使他在中国哲学史领域中成为开一代风气的人..我们也不能过分低估他的哲学知识,他在美国最后三四年所受到的哲学训练已达到了当时的一般水准,足够他研究中国哲学史之用了。

  唐德刚先生在书中给他相当高的评价:胡适之先生的了不起之处,便是他原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开山宗师,但是经过五十年之考验,他既未流於偏激,亦未落伍。

  始终一贯地保持了他那不偏不倚的中流砥柱的地位。开风气之先,据杏坛之首;实事求是,表率群伦,把我们古老的文明,导向现代化之路。熟读近百年中国文化史,群贤互比,我还是觉得胡老师是当代第一人!

  温源宁在中评价道:因为胡博士已在国立北京大学讲授哲学多年,人们称他为哲学家。当然,他是个哲学家。但是哲学家这个称呼却肯定不足以描述他所有的活动。

  因为他时常给刊物写文章,对普遍关心的问题发表议论,他也被称为小册子作家。不错,他是个小册子作家,但是,如果认为他也有小册子作家那种机会主义和心理状态,这一称呼对於他就成了极大的污蔑。

  因为胡博士从不摈弃世俗财富,有人就说他是个俗人,是的,他也实在是个俗人,不过,能够产生这样一种印象的,也只限於宴会上结识的一帮酒肉朋友。

  如果世界上有一个名称能够用来称呼胡博士这样一种人,我想18世纪那样一种用法的philosophe〔注意philosophe和philosopher的不同,原本是指18世纪以狄德罗、卢梭和伏尔泰为代表的那些启蒙思想家和哲学家,了解了他们便了解了这个词的含义。〕——哲人就恰好合适。

  伏尔泰、达朗贝、霍尔巴赫、爱尔维修、狄德罗和杰列米边沁全都是哲人。在他们身上,俗人、学者、实干家和哲学家的成分全都有。

  他们对宇宙的结构模式全都有个精确的看法,写东西全都有一种实干家的乐观和自信,全都用明快而有权威的文笔谈论太阳底下各种各样的问题。

  无论是对是错,他们全都有勇气发表和坚持自己的主张。放在这样一群哲人中间,胡博士也不是最不出色的一个。而在中国,我不敢说他就不是惟一的一个当代哲人。

  季羡林曾评价胡适是一个书生,说不好听一点,就是一个书獃子。并举一小事称,胡适一次会议前声明要提前退席,会上忽而有人谈到,胡适之先生立即精神抖擞,眉飞色舞,口若悬河起来,乃至忘了提早退席这件事。

  胡适:一个常态国家,政治的责任在成年人,年轻人的兴趣都在体育,娱乐,结交异性朋友;而在变态的国家,政治太**,没有代表民意的机关存在,那麽干涉政治的责任必定落在青年学生身上。

  根据诺贝尔奖官方资料库,胡适曾於1939年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收录上百小说站,自动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