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章 “工匠精神”成热词!
0.1秒记住本站域名 [18ys.net]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

  微博上,粉丝大暴动。

  “坑主你给我滚出来!”

  “怎么才三集啊,还有很多东西没讲呢,你们就结束了?”

  “完全没看够,这么好的节目你们不多拍几集?”

  “怎么这么短啊,三集,你们在逗我!”

  “不行,我接受不了这么好的纪录片只有三集,坑主滚出来!”

  ......

  刚刚开播时,粉丝们都觉得50分钟一集的纪录片似乎太长了,因为刚刚从每集五分钟另类纪录片的大坑里爬出来,当结束时才明白,苏落是如何的坑!

  总结得出,五分钟的纪录片有00集,五十分钟的纪录片只有三集,怎么算都是亏啊!

  所以,“坑主出来!”又被粉丝们刷了起来。

  当然只是粉丝们的恶趣味,只是有的时候,也能在这里找到些感悟,择一事终一生的精神,不也在粉丝们的刷屏中体现着么?不喜欢的一分钟都嫌浪费时间,而遇到自己喜欢的事物后,一生都觉得短,五十分钟算得了什么,一如“故宫男神”王津师傅在钟表展上看着自己的修复作品眼中不经意间就流露出遗憾与不舍,粉丝们现在就很伤心。

  “能不能多出几集?”

  “我还想看,你们继续拍吧!”

  “节目组你们别盯着我手里四十米长的大刀,请看着我,我现在只问一句,这部纪录片有没有第二季!!!”

  官方微博要被粉丝们怼爆了。

  而这部纪录片展示出来的内涵,还在疯狂发酵。

  每一个出现在镜头里的文物修复师都成了网红,每一件出现在节目中的文物都被粉丝们津津乐道,当业内人士都在感概着为何这部看着平凡无奇的纪录片居然能引起如此之大的轰动时,更凶残的来了。

  “我也要去故宫修文物!”

  “王津师傅缺不缺徒弟?”

  “王津师傅缺不缺儿媳妇?”

  “屈峰师父请送徒儿一拜,我要和你学雕塑!”

  “学会计专业的故宫收不收?”

  “故宫现在还招不招人?”

  ......

  在粉丝们疯狂的刷屏的同时,总理在最新的工作报告中直接引用了片中的旁白语录,

  “现代中国需要‘工匠精神’!”

  随后,

  新花社直接刊文

  “工匠精神既是一种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职业态度,也内含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极致追求,它将品质视为生命,看得无比重要。

  对于工匠精神的重视,古已有之。早在中就有庖丁解牛的记载,鲁班更是中国古代手工艺人智慧和精湛技艺的象征。如今,在自动化、机械化高度发达的新时代,工匠精神不仅没有过时,更是我国制造业取得新突破,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价值遵循。

  ......”

  人民报紧随其后,刊文,党报再跟上一记

  一瞬间,中国人的工匠精神就成了媒体热词,就是这么的不可思议。

  业内人士全傻眼了,上峰都在助攻这部纪录片?虽然苏落和总理大人的关系一直是我等吃瓜群众津津乐道的话题,但也不至于这么夸张吧?

  苏落何德何能啊?一部纪录片都能让总理都为其疯狂打ALL?只觉得头皮发麻,刺激到要喘不过气来了。

  而当吃瓜群众们跳出来仔细思考时,马上就能明白为什么这样一部纪录片能引起年轻人的热捧直言看一秒就“中毒”,为什么上峰会为其打ALL,也明白了,为什么苏落总能成功,无论小成本还是大制作......

  让他利于不败之地的不是才华,而是选择,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在最合适的时间点做最合适的事情,这种情况下,要是不成功才有鬼!

  “匠人”,我们中国人习惯称之为”手艺人“。“工匠精神”,是手艺人对自己“作品”精益求精的理念。耐心,缓慢,坚持,少量是工匠精神的核心。

  但是这种没有效率的工作方式,一度被许多人所鄙夷,尤其是在我们干什么都有倡导“创新”的年代,人们更会对“匠人”持否定态度。

  其实呢?放在这个快速发展、求高效求快速的社会,匠心之道看似无迹可循,当静下心来观察我们就会发现,生活中却处处匠心所至:从红极一时的日本马桶盖到小小螺丝影射出的“德国制造”,从精工细作的瑞士钟表到中华民族世代流传的“庖丁解牛”故事......匠心精神一直都在,无论国内外。

  既然它一直都在,那为什么现在“追求工匠精神”“需要工匠”才被人大量提起,在网络上刷屏只是因为这部纪录片吗?

  当然不是,反而是这部纪录片能被年轻人接受,收到追捧,是在默默的印证着时代发展的需求!

  在中国,因为经济迅速增长,人们更注重的是眼前的利益。所以,目前我国制造和生产出来的东西,绝大部分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的。

  我们成功了,中国成了“世界工厂”,曾经有个日本节目还做个这样的测试:当你把“中国制造”的生活用品搬出家门时,你家里还剩什么?

  结果是,诺大的房子里空去了一大半。

  时至今日,中国毫无疑问的已经再度崛起,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很自豪,然而,提起“中国制造”时,脑海里却总浮现着“劣质”“山寨”“低廉”的印象,这就中国制造业的尴尬之处。

  在这个强调中国自信的年代里,年轻人被纪录片里的“工匠精神”所感动就不足为奇了,因为这正是我们内心的渴望和诉求。

  上升到国家层面,中国的制造业还要继续发展就必须转型,产业结构必须升级,而要在竞争中取胜,关键在于提高中国制造的产品质量。

  只有充分发扬工匠精神,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大国工匠,才能打造高质量的产品,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中国制造走出去。

  所以,“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目标几年前就出来了,实现由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转变,要实现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跨越,离不开广大职工的创新和创造,离不开对工匠精神的继承和发扬。

  由此可见,回归匠心,不是背时代发展而驰,反而是中国当前的发展所需。

  被需要时,它就会出现,无论有没有苏落,当看清楚这一切后,一部纪录片引总理点赞还有什么稀奇的?

  又何需惊叹文物居然也能成为网红受年轻人热捧,这部纪录片拍摄不说拍得有多么好,但怎么也用上了2世纪的先进技术,如果拿到上世纪60年代的话呢?单单这画质就无敌了,彩色的画面就估计就能让观众们口水哗哗的流,神作无疑吧?

  更无疑的是,导演大概会被“破四旧”号召下的群众抓去批斗致死......

  “没啥大不了的,你重活一次,你也做的到,除非你是真的蠢。”

  苏落心里默默想着,然后给夸了自己整整一小时还停不下来的ZJ卫视台台长倒上了一杯茶。

  “您老歇会儿吧,夸得我都脸红了,来来来,喝茶喝茶......”

  到了浙江,总要来拜访下ZJ台台长的。

  ......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收录上百小说站,自动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