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萧峰三人追一头母鹿跑了好远。忽见前面有好几人被一个狮群围住了。
那边是六人对七只狮子,其中有两只是成年雄狮。而那六人中,已有三人受伤,完好的只有三人。
最大的那只雄狮跃起,扑向其中未受伤的一个红袍的男人,其他的五人全被狮子围住了,眼看那红袍男人要葬身狮口。
萧峰在距红袍男人百步的地方,从马上直接跃起,到一半的距离双手一式见龙在田击向那雄狮,在雄狮嘴要咬到男子的时候,身体被一股巨大的力量击中,飞出好几尺远,倒在地上,抽动几下,就死了。
余下的六只狮子见头狮被杀,一下就跑远了。
萧峰在红袍男人十步外落地,红袍男人猛然向他跪下叫道:“多谢恩公救命之恩。”
“不必如此多礼。谁碰到都会搭一把手的。”萧峰上前扶起红袍男人。
“恩公武功高强,三十步外凌空一击,将雄狮杀死,如此武功,在下从未见。”红袍男人叹道,他的五位仆从都围了过来,其中一人问:“主人,可曾受伤。”
“一点伤都没有,多得这位英雄出手。”红袍男人道。
这五位仆从刚才都看到了萧峰出手,上前向他跪下谢过他的恩情,如果主人受了伤或不幸,他们五人要全部陪葬。
赵悦和赵佶起了过来,萧峰向红袍男人介绍一下。
“请问恩公名字。”红袍男人问萧峰。
“我叫萧峰,这是我兄弟赵悦,这位是我兄弟的徒弟陈吉。”
“恩公姓萧,看相貌颇似我们契丹人。”
“我正是契丹人。”萧峰露出胸前的青**头。
“哈哈,原来恩公果然是我族之人,真是太好了。”红袍男人一扯衣服,也露出自己胸前的狼头,不过是金色的。
萧峰并不理解金**头的意义,但也知道这红袍男人的身份应该很不一般。
“萧恩公兄弟叫赵悦,可是大宋中原中有名的北赵悦?”看来红袍男人对大宋很了解。
“正是在下,只是虚名而已。”赵悦抱拳答道。
“赵大侠不必客气,能有虚名,必是不错。”
把受伤三人包扎好,红袍男人六人的马基本都跑了。萧峰三人把马让给受伤的伤者骑,带着这六人一起,回到萧峰住所。
阿朱见萧峰带回六人,并不吃惊,因为萧峰经常帮助他人,也常带回一些伤者。
晚上吃饭的时候,那红袍人一口一个恩公,让萧峰有些无奈。
“别叫我恩公了,就叫我萧兄弟吧。”萧峰说。
“在下洪基,既然萧兄弟看得起,让我叫一声兄弟。不如我们两结拜为兄弟,也是一桩美事。”红袍男人洪基说。
“好,听洪基兄弟的。”萧峰爽快地答应,他真没有契丹兄弟,这个洪基也合他的心意。
两人到了帐外,在一个土堆上插三支箭,一起跪下,进行结拜。
洪基比萧峰大十三岁,是为大哥,萧峰为弟。
“二弟,来,喝一杯。”
“大哥,共饮。”
这一晚,洪基醉了,萧峰没醉。
洪基六人在萧峰处养了四天伤,第五天,萧峰送给洪基六匹好马,将他们送出好远。
洪基走后第三天,就有几个人拉着好几车礼物及二十多匹好马,说是洪基送给二弟以及赵大侠的礼物,这几位下人中有一位是上次在这养伤的。
礼物中,有一万两黄金,五万白银,一些金器首饰和日用品。那些日用品都很精致,一看不是普通家庭所用。
送来的那二十几匹好马,更让人喜欢不已,这都是千里挑一的好马。有一匹就足以让人眼红,而洪基一出手就是二十几匹,真是太大方了。
阿紫和赵佶两人,围着那二十几匹转,要挑自己最喜欢的。
阿朱让木婉清挑一些她喜欢的金器首饰和日用品。那一万两黄金,五万白银,萧峰自留一些,其余全送给边上的邻居与其它族人。
那几位仆人给萧峰传话,说是洪基主人想让他萧峰兄弟以及赵大侠去他那里住几天,一起喝酒打猎。
萧峰和赵悦也无事可做,而且洪基请得很诚心,就答应了。
听说要去洪基那里玩,不仅赵佶要去,阿紫也磨着要去,最终萧峰还是答应带着两小一起去,还是阿朱和木婉清留在家里。阿朱对于一人在家都习惯了,况且还有木婉清陪着呢。
路上走了两天,几位仆人把萧峰四人带入的却是一个有几千座军帐的军营中。
萧峰四人并不害怕,以萧峰与赵悦的能力,事情不对,带着两小逃命还是可以的。
到了军营中间,那洪基出迎,边上几百的卫士齐喊:“万岁,万岁!”
萧峰这时才知道,自己的结拜大哥原来是辽国的皇帝。
“二弟,你可来了。”洪基上前抱住萧峰。
“大哥,我。”
“我真名叫耶律洪基,是当今辽国皇帝。结拜时不敢说出真名,是怕兄弟不肯,请兄弟原谅。”
“能让大哥看上,是兄弟的荣幸。”
“好,不多说了,进帐去。”
耶律洪基这次带十万大军算是巡边,没有妃子随行,帐中只有使女。帐中一切都很华美,都是皇室所用。
晚上,耶律洪基在帐外举行了盛大的欢迎晚宴,耶律洪基与萧峰拼酒,再一次醉倒。军中能喝酒的都上来跟萧峰与赵悦喝。萧峰、赵悦再次亮出当年聚贤庄的豪气,来者不拒,几十人也没能放倒这两兄弟。
契丹人最服能喝酒的汉子,萧峰、赵悦得到了这些军官们的尊重。
军中也有摔跤表演,赵佶上去挑战,结果输了两场,赢得一场,他那二流的内力,对上军中的高手,还是差一点。
虽然输了可赵佶同样得到那些对手的尊重,因为赵佶才十三岁。
睡觉的时候,耶律洪基派使女给萧峰、赵悦陪睡,两人都拒绝了,两人都不是**之人,而且都是新婚不久,绝不会背叛自己的爱人。
第二天,酒醒的耶律洪基很高兴,他很久没有喝得这么尽兴了。
军中每天都要进行演练。耶律洪基带着萧峰四人上到将台,看十万军队的演练。
这十万军队中,只有三万是骑兵,余下七万,分刀手、弓手、枪手等。
十万人,变化各种军阵,将台上,指挥者挥动不同的色旗,下面军队按不同军阵变化,一丝不乱,无人喧哗。只有马蹄声及军官的号令声。
这十万人,行动却宛如一人。看得萧峰大为佩服,而赵佶内心却震惊无比。至于赵悦,是早就知道的,并无太大的意外。阿紫不关心军阵,眼睛到处看,评价军官的马是不是比她那匹被她取名为美人的马更好。
让人印象最深的是三万骑兵,他们分为五股,每一股冲过将台时,那气势,就算萧峰和赵悦这样的高手,都不禁感到自己的渺小,如果陷身这样的军阵中,十个赵悦,都逃不出来。
“二弟你看为兄的将士如何?”演练完毕,耶律洪基自豪地问萧峰。
“真乃雄壮之师,天下无敌矣。”萧峰叹道,可他内心里,却浮现一次见到女真族集兵的影子。那一次,女真集兵只有两万,他们只有骑兵。女真骑兵穿得没有辽国骑兵好,武器也少,可萧峰觉得,真要是两万对两万,女真骑兵一定是胜方。因为女真的生活比辽士兵苦。只有苦难才能造就最优秀的士兵。
辽国有二百多年历史了,士兵们平时战事少,生活好,再无争战之心。这些战阵虽然好看,但不实用。尽管如此,辽国这些士兵也比大宋那些士兵好上十倍。
耶律洪基听到萧峰的赞叹,心里非常高兴。
“二弟武功高强,实在是战场上难得的大将。为兄想封你做大将军,统领至少五万人马,你看如何?”耶律洪基试探道。
“多谢大哥看重,萧峰只是一武夫,不懂战争,也只愿做一个猎人,请大哥不要勉强我。我最愿做的就是与我妻子一起在草原上放牧。”萧峰婉言谢绝。
耶律洪基很是可惜,但也不好强求。
回到住处,赵悦发现赵佶心情很不好,当然能明白他的心情。
“别想太多,这不是任何人的错,或由那一位负责,这是命运,无论谁做了辽和女真的邻居,都是不幸的。也许今后,这个不幸,就由你来背负。”赵悦拍拍赵佶的肩,十三岁的男孩,很快就要长大了。
“我是赵氏子孙,无论如何,我都要负责的。师父,你说的我都明白了,只是心情还是好不起来。师父,你的知识与眼光是我知道最好的,比当年的司马公都好。你说,我们汉人,要什么时候才变成最强的呢?”
赵佶这一问,让赵悦无言以对。因为千年以后,即使是新中国,汉人也不是最强的啊,他也在问自己,汉人什么时候会最强呢?真要等到世界的末日吗?
汉人只要能温饱,就不会去想到争斗。汉人最容易满足,这就是汉人不强的原因吗?
“小佶子,你这个问题,我回答不了。至少三百年之内,这个情况改变不了。”
“你真的没有办法吗?如果我们以武立国行不行?”
赵佶的话,让赵悦想到后世北边那个先军政治的国家,在二十一世纪被新中国看笑话的那个国家其实并不可笑,因为四十年前,新中国也是那样的,只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唯有武不行,唯有文也不行。说到根源,是我们天生的性格上,缺那么一块。还有就是眼光、生产技术等各种因素。我们大宋之所以到了今天无法改变的地步,是有很多原因造成的,所以,并不能一下找到原因,就能改过来。只要辽和女真不变,我们永无机会。”
听了赵悦的话,赵佶再无语言。
“我今天的话,你回去对话谁都不许说,因为说了无用,只会给我找麻烦。大的改变不了,小方面,我会想办法的,你放开心思吧。”
“谢谢师父,大宋幸好有你。”
赵佶这一句是真心话,因为他知道,全大宋,只有赵悦的眼光,能穿越几百年。他还是没想到,赵悦眼光已穿越千年以上。
第四十二章 结识辽皇
0.1秒记住本站域名 [18ys.net]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