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烦人在那座边城之战后,未有攻下一城一堡――也就是说,通过当下的一系列战斗,大公子师兄,你的筑垒推进之策得到了检验!”缭子听完俾将军的话,便抢在众将之前,把手一拱,向赵括恭贺他的战术基本成功,有效的遏制住了来自草原的游牧民族对赵加边城的威胁。
“缭啊,这些话本是我当讲的,现在让你给总结完了,你还让我这个当主将的人还说什么好呢?”知道了大局在自己的掌控之中,赵括的心情也没有先前听说边将们延误军情时那么光火了,现在他也有功夫与缭子玩一点无伤大雅的嘴战了。
“师兄说得是,在下只是说,这楼烦人所过之处,几乎每座大小城市,都打了一遍,可却没有打下来一座……我这当个小小近卫伯长的人,就不知道是我军威武,还是楼烦人不过是草作的靶子,不经打――可这种奇怪了,我看被他们打败的东胡人好像也不是那么好对付的啊!”缭子又用他招牌似的阴阳怪气的语调回应赵括对他颇有几分得意的“斥责”。
缭子所言不虚,自从发生了都尉司马尚在新筑屯垦城与楼烦骑兵的一战艰苦血战后,楼烦骑兵们的确是对所过之处的所有城池都发动了大小不等的攻城战。可是每次多则一天,少则半日,楼烦骑兵便丢下几十到百多具族人的死尸,灰溜溜的驾着战马乘着风沙匆匆而去,正如他们那如闪电一般匆匆的攻城。
对于这最“怪事儿”的解释,赵括自己也列出了两个他认为有可能的两个:
第一个解释是赵括下令修建的筑垒已经起到了它们应有的作用――这可是好事一桩。可是楼烦所攻击的主要目标是一座座有边民居住的城,而不是筑垒,筑垒在此次战争中起到的作用还是与过去一样,不过是当当烽火台预警而已。那么,过去边城被胡人攻破、洗劫便只能说明是旧边军无能,当然也反衬托出赵括还算是治军有方――如此,似乎还是好事一件。
而第二个解释便是此次攻入赵境的楼烦人是另有所图,他们对各边城的攻击,或者说是骚扰,最大的可能是他们的心目中,还有更大的目标;他们先前的种种行动,不过是树上开花,满地落的声东击西之计。而他们的目表是什么呢?这才是摆在赵括面前最大的问题。
“缭的话有一些道理,楼烦人毕竟还在我郡中横行无忌,还没有被我军打回边墙之北!诸位将军是怎么想的?”赵括知道自己来边郡的时间还短,无论是对楼烦人还是把楼烦人视为鹰犬的匈奴的战术战法都不是很熟悉,他决定咨询一下帐下诸将,特别是原来的旧边军的将军、都尉们的看法。
“嗨,这还用多说吗?君上您治军得当,兵士们用命,各级俾将、都尉指挥有方――还有,最重要的是君上您要我们忙了数月,在边墙南北修起的烽火台、筑垒、屯垦城确实有用……嘿嘿当初咱们哥几个在私地下埋怨君上把我们当奴隶使,君上筑城是盖王八壳――现在想来,原来君上的这个用意啊,末将等惭愧啊……
在这里,我就向君上赔不是了!”一名将这向赵括行礼之后,诸将便跟着说起了雷同的恭贺与请罪之词。
显然,众将对眼下的战局很是满意。大家大多认为就算是不出主动攻击楼烦人,只要再与他们耗上个十天半月,等到他们的战马在这天寒地冻的边郡掉了膘,他们自然就会乖乖的回到边墙之北――就如他们像冬日的第一场霜降一样,来得凶猛,可是一到天亮,便消散做一渺薄薄的水气一样。
赵括对边将们的小胜既安,不思进取很是不满,这种小民的似的心理,不是他这个受过多年正统兵学教育,只有等一展身手的青年将军的法想。此时赵括正愁着找不到机会用实践检验他这数月来,从众位将们的言传身教中学来的兵书上学不到的东西;当然,还有就是想通过一战,检验一下那些在梦中出现的将来的名将们的成色。
赵括压住心中的不悦之情,再次问道:“可是胡虏大军孤军深入我境,又不攻下他们身后的我方城郭,他们就不怕被我们断了后路,围在旷野之中!”
说着,赵括双手一合,做出了包围的动作,向众将军们透露出他想要打一场围歼之战的想法。
“胡人作战不同于我们中原国家,他们可以做到几乎不要后勤,打到哪里,就抢到哪里,吃喝拉撒到哪里!”有人回答道。
“于是我们这些为兵为士的人,就眼睁睁看着他们在我们的地土上飞弛骏马,践踏我们的麦苗,抢掠我们的父老乡亲?”听到自己手下居然有人发出如此无作为的言论,赵括立刻驳斥起来。
“这个……”方才说话的人一下便低头失语了。
看到众将不语,赵括终于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听闻我方军报,现在楼烦人的斥候已经出现到了平邑城下,从平邑的城楼上都可以在白天看到城外数十里的白登山一带有大队楼烦骑兵战马掀起烟尘,夜里看到他们的营火把白登山映得发红――这说是了什么?”
赵括先是指着沙盘上的平邑一问,然后自答道:“经过先前数日之战,楼烦人已是人困马乏,现在的他们不过是强弩之末,先前的一次比一次扣城失败更是消磨了他们的斗志。”
“再看我的军主力,正在代城与安阳城之间休整,距离平邑的路程不过是骑兵用一天便可跑到!”说话间,赵括又把大手一挥,再指在自己所在的位置:“我军虽没有全面战胜敌军,可也是小胜不断,士气正盛!”
“如此疲惫之师,就在百多里外,而挟我军新胜之威,岂有不攻之理!”半月才因为练兵有方,刚才被赵括提升为都尉的秦开站在众将军们的身后,扯着嗓子大声接话!
“说得好!我赵国军士,如次次像那司马都尉,那样对抗侵入我境的胡虏,像你们身后这位秦都尉一样不畏敌寇,敢言主动出击,那楼烦、匈奴的骑兵哪里还敢擅自出我赵国边郡,戮掠我边民!”赵括见有人回应,立刻趁热打铁,表明一战的决心。
“今儿听得新鲜啊……在自己国家的领土作战,也好说是‘主动出击’,嘿嘿……”缭子把手一抄,背在背后,再把头一抬,左右晃了一下,在一边儿说起风凉话来。
缭子的话听起来好像是在挑拣赵括的“语病”,指责赵括用词不当,其实他的剑锋所指,全是向那些等着盼着楼烦人从代郡捞不到什么好处便草草回去的将军们,向他们指出,以赵国之国势,赵军军威,却不能御敌于国门之外,便是身为军人的诸位耻辱。
听了缭子那一番恶意的讽刺,众将军更是羞愧地无地自容,只想在这中军大帐之中,找个一缝儿钻进去。那些他走邯郸引来的将军都尉们开始点头了,另一些原旧边军出身的将军却依然不作表态。
话说了这多,赵括看众将,特别是原来的旧边将还是犹犹豫豫,左顾右盼的样子,心中有心奇怪。可他回过头来一想,便一下子就明白了过来:原来这些边将的味口不比小卒,只要好酒好肉,小恩小惠就能换来忠勇之心;边将们那份常年累积的边军兵痞气息不会在数月之中消去,他还依然是无利不早起的主儿。
赵括再次指向平邑城,手指再向西北划发去,指向白登一带,向诸将说道“现在,正有三两万颗带着军功的头颅就长在不过百多里地外的楼烦人身上,只等着我们去取――这份送上门的战功,我们怎么好意思不收下呢?用老百姓的话说:金子掉到家门口了,还要别人拣了去――这算什么事啊!”
经赵括这么一说,帐中几个本想无需作为,便可以把楼烦人“赶出”代郡,然后向邯郸报得胜之喜,得到点嘉奖的将军心中盘算道:只是把楼烦人赶出边郡,那份功劳不过是得到点牛羊酒水的犒劳――他们又不是一点吃喝就能满足的小兵走步,他们要的是封郡封侯、荫及子孙;而按赵括之说,如能全歼三万疲惫的胡人之师,三万敌人的级,那又是多大的功劳啊
这样的机会可是千载难逢,他们这些人在边郡吃了半辈子风沙,今儿居然赶上了敌军疲乏,己方气势正隆的――正如找赵括说:金子都掉到家门口了,没有理由让它长了腿儿,又跑了啊。
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边将们多半是纠纠武夫,自然也是勇夫的一员,只是他们求的不光是金银,更是出将入相――边将们相互瞄了一眼,便也与北伐之将们一道点起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