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乌江飞渡
0.1秒记住本站域名 [18ys.net]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

  1935年1月1日,党中央在瓮安猴场作出了强渡乌江的决定。中央指出:“建立川黔边新苏区根据地。首先以遵义为中心的黔北地区,然后向川南发展,是目前我党我军最中心的任务“。

  红军总政治部随即下达《关于瓦解黔省白军的指示》。朱总司令电示红军各部,乌江“偷渡部队不应小于一个团“。

  随着中央一声令下,红一军团第二师当即进抵乌江南岸,在后世大名鼎鼎的红四团逼近乌江界河渡口,进行火力侦察,准备渡江。

  1935年的元旦夜,统帅连年饭都没吃,长时间徘徊在屋外,仰望着漫天星河,心里则在想着洋顾问关于“乌江是另一条湘江”的警告,思考着如何能使红军安然渡过乌江。

  乌江,为黔省第一大河,长江上游右岸支流,古称黔江。发源于黔省境内威宁县香炉山花鱼洞,流经黔北及渝东南酉阳彭水,在重庆市涪陵注入长江。乌江水系呈羽状分布,流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由于地势高差大,切割强,自然景观垂直变化明显。以流急、滩多、谷狭而闻名于世,号称“天险“。

  在乌江的几个主要渡口上,黔军皆修建了坚固的防御工事,配置了大量部队和强大的火炮。更危险的是向中央红军包抄而来的中央军,以及正全速向乌江方向推进的湘军。此时中央军的七个师与湘军的三个师距离红军已不到一百公里了。

  中央红军必须在民党主力部队到达之前渡过乌江,否则湘江血战的一幕必会重演。统帅果断定下决心,命令红军迅速抢渡乌江。

  翌日拂晓,负责中路强渡乌江总指挥的总参谋长刘伯成请来了副总参谋长兼作战局局长张云易,交由他负责具体实施偷渡或强渡乌江的任务,并调来军委纵队的工兵营,担负乌江架桥的任务。

  张云易当即赶到一军团二师四团,召集四团团长耿彪等人前来开会。他简单地做过动员之后,又异常严肃地指出:“追踪我们的薛岳纵队就要追上来了,军委催促我们四团迅速完成渡江任务,要求是越快越好。”

  最后,他操着沉重的语气说道:“同志们!如果我们不能渡过乌江去,势必造成背水一战的危局,重演湘江血战的惨剧,那种情况将是非常危险的,我们红军再也消耗不起了!”

  元旦第一次试渡乌江失败之后,红四团的同志们一面惦念着没有消息的毛振华连长等五位同志,一面继续群策群力地想偷渡或强渡乌江的办法。

  当日上午九点左右,红四团立即召开紧急会议,经研究决定:尽管首次试渡失利,但红四团绝不气馁,立即绑扎六十条竹筏,仍以三条竹筏为先导,再次组织部队实施强渡。

  为了确保这次强渡成功,红四团向对岸的守敌发起了猛烈的炮击,打得敌人一下乱了阵脚。不久,三条竹筏载着十几名突击战士,冒着凛冽的寒风,一个个赤裸着上身,穿着短裤,扛着冲锋枪,在四团密集的火力掩护下,奋力向着乌江北岸划过去!

  黔军很快就发现了被他们称之为“水马”的三只强渡乌江的竹筏,他们借助有利的地势,拼命地射击。刹那之间,三只竹筏就处在敌人的炮火之中,眼看就是筏毁人亡的惨剧。

  然而,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黔军阵地的石崖下边,突然响起了激烈的机关枪声。接着,又是一阵手榴弹爆炸的巨响。

  黔军突然惊呼“天兵天将到了!”,一时间竟仓皇失措,阵脚大乱。三只竹筏趁黔军混乱之机,加大划水力度,迅速划到了北岸,一举拿下了黔军扼守的江北阵地。

  此时,四团才发现让敌人阵脚大乱惊呼“天兵天将”的正是元旦首次试渡失败的毛振华等五位勇士。

  元旦首次试渡过河的指挥官是四团三连连长毛振华同志,他率领战士们滑动三条筏子不顾牺牲,在敌人密集的火力射击下奔杀而过。

  行至江中,因敌人火力的威胁,另外两条筏子被水冲走后,唯有毛振华的一条筏子孤军奋斗。划到北岸后,竹筏只剩下五个人了,五人为毛振华、刘昌华、钟家道、温赞元、丁胜心,后来他们被称为乌江飞渡五勇士。

  登岸之时,因敌众我寡,五人不能实行驱逐敌人抢占阵地的任务,困守在乌江石崖的下面,忍了一天一夜的饥饿寒冷,直至第二天四团第二次强渡千钧一发之时,毛振华五人如虎生双翼般一口气爬上山顶,拿起轻机枪就是一阵猛射,当即占领敌人主要阵地。

  随后,四团的第二梯队撑着几十只竹筏,犹如几十支箭射向乌江北岸,在第一梯队的牵制下,他们很快就到达了对岸,并迅速占领了敌人的守江阵地。

  但是如梦方醒的敌人很快就调来了预备队,以强大的炮火向我军发起反攻,不仅重新夺回失守的阵地,而且还把渡过乌江的红军战士压迫到江边,形势再度变得非常危险!

  而四团的掩护火力有限,急得耿团长忙向军团部请求炮兵支援。为争抢时间,军团炮兵营营长赵章成只带了一门迫击炮和几发迫击炮弹便火速赶来。在这个关键的时刻,被称为红军“神炮手”的赵章成用仅有的五发炮弹便打垮了敌人。

  赵成章原是西北军中的炮兵副连长,在围剿红军苏区之时却“自动参加”了红军。尽管他没有文化,但在严格的训练下,结合自己的天赋和战斗经验,练就了精湛的迫击炮操作技术,射击技术十分娴熟,而且总结出许多土办法。

  在渡江部队处于千钧一发之时,赵章成仅用左手托起没有炮架的炮身,全凭自己的手和经验技术来代替瞄准装置,仅仅只有五发宝贵的炮弹,不可能试射也不允许浪费。

  在这种极度艰难的情况下,赵章成的五发炮弹,准确无误地及时命中目标,摧毁了敌人的机枪火力点。

  赵章成的准确炮击,使得渡江部队籍此机会夺占了工事,为后续的支援部队靠岸赢得了时间。同时,这五炮对没有太多重武器装备的敌人是极大的威摄,他们并不知道赵章成只带了五发炮弹。敌军士兵因惧怕炮击而开始后退,防线彻底崩溃了。

  乌江天险就这样被英雄的红四团突破了!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收录上百小说站,自动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