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会的网上已经吵翻天了,很少有人如此的向老方开战。被老方盯上的人,很少有逃脱的,几乎是一咬一个准。这次终于遇到个对手了,以前老方的那些对手们一个个的跳了出来,有来看戏的,也有挖苦的,但是更多的是开炮的。
自昨天晚上李文平的小号求科普开始,到今天下午两点,浪潮那是一波接一波的,李文平的粉丝也是不断的疯涨。总算是理解那些名人为什么隔段时间就会闹点矛盾了,因为他们国人看热闹的心理,吵架、骂战的动作可比那些炒花边的手段高明多了。
接下来就有人来挖李文平的身份信息了,不一会的功夫,前段时间发的信息也被整理了出来。
四十里铺的乡村晚会火了,这是完全没有想到的事情,看热闹的人一下子少了一半,大家都拿这晚会去掐CCAV了。冯大刚导演最近不是说了吗,他有限满足的是领导,然后才是群众。这乡村晚会刚好相反,是完全的满足群众,两者之间的差异是立竿见影的。
看热闹的人士少了起来,不过李文平本人却忙了起来。不知道怎么的,他的电话号码被谁暴了出去,不停的有娱乐记者打电话过来,有些甚至连名字都没听过。不过这是个很好的炒作机会,李文平还是把能说的都说了出来,还明确的表示方先生这次要栽了,请大家帮忙。等到方先生的检测结果出来的时候,大家继续关注,监督下方先生会不会执行约定。
农民朋友们种个东西不容易,辛辛苦苦开发出个蘑菇,还被人质疑。这下惨了,东西卖不出去了,全压仓库呢,媒体朋友们要不把我公司网站做个链接,到时候也粘粘,在这先谢谢了。
李文平这番话马上被记者贴了出来,甚至附有采访录音,当然极少数的消息上如愿的加上了链接。不多的时间杨凡来电话了,说有许多人打电话过来索要产品样品,如果信息真实,他们想做代理。由于数量稍微有点大,杨凡不好做主,只好打电话过来请示了。
给,全都给,而且要把相关的资料全部附上。这些都是自己潜在的客户,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一两包的样品不算什么。叫杨凡把所有的信息做个汇总,从车间哪开始调货,直接带到去县城的班车上,自己在这边等着,单子一填今天就发。
第一天就发这么多的货,与快递间的协议马上就签了下来。由于收货点就在大路旁边,以后李文平只需在固定的时间,把填好单的货物用乡村巴士带下来就OK,反正半小时一趟的车,方便。
整整的一天时间就在划拉手机中度过来,不时的添把火、浇点油,让这次炒作持续下去。回到家一时半会没事做,就开始逗东南西北中五只小狗。由于营养液的关系,小狗狗长的很壮实,琪琪也恢复到了正常状态。这些天,天气回暖好多,小狗狗们整日的在院子里面来回跑动。张兰在街道上买了好几个小铃铛,每个脖子上栓一个,现在一跑就叮叮当当的响起来,十分的欢快。
快到饭点了,刘正清发来条短信,他们此次考察结束了,让特别注意点晚上的陇省新闻。哈哈,这个消息终于盼到了,本来以为昨天晚上就能出来呢,没想到只是水天电视台报道了一下,还被李文平用来恶意炒作。
李文平本来的目标是省电视台呢,以为覆盖面积够广,炒作的轰动效应更大一点。得到了确切的消息,给杨大定打个电话,就把电视频道调了过来。同样的给姚太子和叶寿发了个短信,让他们关注下今晚六点半的陇省新闻,根据以往的经验,估计那会他们还到不了家,回去看回放吧。
这陇省新闻是在6点半,刚好比全国统一直播早半个小时。
杨大定这会又得瑟起来了,外面的广播响起来了,不用说肯定又要喊两嗓子。这短短不到一周的时间就连上两次电视,而且是正面形象,这得积多少德啊。
六点半,陇省新闻长播,第二条。“2月13日副省长张葆一行在水天考察当地的农业生产活动和春耕准备工作,特意视察了由我省农民自主研发出的鸡腿菇新品种。根据随同专家介绍,该蘑菇不论是从种植方法还是其蕴含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都打破了常规蘑菇的极限。”
接下来是对当地群众的采访,加工车间里面李胜强的弟弟李更强。“这个蘑菇很好,能卖大钱,先前生产的一批已经空了,前天加班生产老板还给我奖金了呢。现在不出村子就能赚钱,闲了还可以帮家里种地,比外面打工好多了,老板说了如果工作的好,下次扩大种植的时候,我也能加入呢!”
下来是李更强哥哥李胜强,记者问“听你弟弟说你种蘑菇赚了很多钱,这是真的吗?”
“额,这臭小子不晓得财不露白,一丁点小钱而已”,说着拿出了他那张银行转账的小票。“这个是第一茬的,过个三四天第二茬又可以采摘了”,镜头来了个大特写,那张六位数的小票可是一下子吸引了无数的感叹。
最后的采访是质监局检测中心的钱主任。“我们已经联合卫生部门、食品安全部门、还有各高校的专家教授对它做了专题分析。该作物确实是前所未见的,无论是营养价值还是产量和经济效益都是相同种类的数倍,特别是它的营养结构上,更适合人体吸收,是十分罕见的药补食材”
最后是主持人总结。“记者得到最新消息,相关部门已经在组织,向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申请,地理标志认证,该产品即将成为我省第23个认证产品”。
整个报道持续了整整七分多钟,完全的盖掉了头条的风采,这下终于得到黄金宣传了。李文平顾不上去代理点收菜了,在网上开始扣这段视屏,又到添油加火的时间了。
加上陇省新闻的链接,“见龙山牌鸡腿菇已开始申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方先生准备好给我打广告了吗,”然后是不停的安特,那些采访过自己的小报记者一个都不放过。**的正文勉强算37个字,不过安特的人直接翻了倍。
这把火加的真是时候,这会七点左右,正是全体网民吐槽、打酱油的高峰时节。很多的无良媒体在被李文平安特后,直接转载,再安特其他的人。不是有句话是那么的说的吗,你认识了六个人,就可以认识了整个世界的人。换句话来说,你安特了六个人,那么就可以通过这六个人安特到全体网民。
火早就点燃,这油加的也充足,就等着收获了。对于下午那些索要样品的销售商,李文平开始挨个的打电话,直接推荐对方看陇省新闻,然后说政府已经打算申请国家地理标志了,欢迎大家过来做实体调查。再然后很隐晦的告诉对方,存货不多了,想等下一批估计得过段时间了。
这句话还是很有威力的,那些早就看好的人已经开始订货,至于还想看看的人,说实话代理的意向估计不大。李文平喜欢的就是这种爽快人,做起事来干散麻利,不会瞻前顾后,抢占先机才是最重要的。
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李文平就谈妥了四家。川省、粤省、浙河省、福泉省各一,一看这地理位置分布,李文平就懂了。川省是吃货省关注这些事应该的,其他三个省份的经济发达,信息和视野开阔,更注重新型销售方式,而且这几个地方都是相当注重饮食文化的地方。
川省的不用说、粤省的人什么都敢吃、福泉的小吃跑遍天下、浙河同为八大菜系之一。人家表现的是如此的诚意,李文平当然不好小气,直接和对方签订下代理协议。从今往后只要不违反自己的销售政策,这四个省份的走货都是他们说了算,下面的销售商的召集发展就完全的由他们负责了。
现在加上赵延兵所在的豫省、刘丽丽所在的秦省,还有自己的大本营,已经有七个省份可以同时铺货了。初期收获的十家蘑菇,16万斤已经全部有了买主。由于这大家都是初次合作,采取先打一半定金,货到付全部尾款的方式。不过以后只能采取钱到发货的方式,这次的事情把李文平折腾的厉害,真的是怕了。
这燃眉之急总算是解了,明天的货款一收到就可以给自己几个亲人们打款了,不过同样的他们必须先到李文平这拿个条子,然后到银行直接转账。
一场危机,总算是有个短暂的缓冲了。16万斤统一按16块5的批发价计算就是264万,自己一斤上面的利润是三块五,这次能赚56万。可是只有不到一半的帐明天才能到位,也就一百万左右,自己还得往里面垫五十多万。
不过这样也算不错了,银行的一百万贷款可以完全的作为流通资金来用了。过个两天左右六个小队长家的蘑菇也可以采摘了,这笔钱刚好,这样两个大产期完全的错开,公司完全可以正常运作了。等到市场再扩展一下,估计就可以断断续续的继续扩大种植面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