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儿,他发觉到了一个问题,一个“思维漏洞”,世界上的真相并不是眼见为实,真相是通过思维去不断还原的。
而如果你的思维中有漏洞的话,那还原过程中必然会出现问题。
曹清波发觉自己的思维漏洞,出现在“小时候”。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人们并没有进行过“指责教育”,但在他记忆中身边的人们,那些叔叔阿姨们不乏讲规矩和挺身而出去指责别人不正当,不文明行为的人。
那时的社会风气和现在俨然不同,似乎每个人都敢爱敢恨,敢闯敢拼,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良心道德底线,瞧见看不惯的问题绝不会视而不见,即便事不关己也会站出来指责两句。
那时候的人也没进行过什么指责式教育吧。
所以问题的根源还不在“指责教育”上,而在这几十年来中国社会发生的重大改变。
这一重大改变,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改革开放。
曹清波找到了,他在还原真相的过程中,那个差点忽略了的思维漏洞,“改革开放”。
正当要再深思时有人拍了拍他的肩膀,回头看去,一个慈眉善目的中年男人冲他微笑,曹清波不解,只见那男人慢慢的递来一包洁柔纸巾,以及一张小纸片。
纸片上写着:我是聋哑人,请您帮助一下我,纸巾每包两元,祝您生活幸福安康。
我草.你全家!
曹清波真想对着这男人来上几拳,他一股子怒火全都涌上来,可在脸上却只表现出轻微的皱眉。
慈眉善目的男人一个劲的递纸巾,还试图打手语。见曹清波没有要掏钱的意思后,才转去拍一旁打手机的女士的肩。
怒火将曹清波好不容易构建起来的思维冲乱了,他也无法再集中精神了。
忽然他很想试试,在这阅览室里点上一支烟来抽的话,会不会有除工作人员之外的人来管,可他又很怕这样去试。
他真的怕这样一支烟会顺顺利利的在阅览室里抽完,怕极了。
……
秋高气爽,南京也有如此迷人的一面。一碗三鲜面放在面前,迎着秦淮河上吹来的风次溜溜的吃完,再点上支烟看柳岸河堤边老人含饴弄孙,小青年谈情说爱。
只要不去特别在意的话,生活还是很美好的。
曹清波遛着他那两条长相相似的狗,老左老右一路遛到绿树成荫,爬山虎满墙壁的编辑部。老洋楼下停着辆宝马320,好像是南方报业集团的头头来了。
在老杏树下栓了狗跑上去一瞧,果然是汪主任来了。
汪主任和谭主编都是复旦大学毕业的,上世纪七十年代因为写资产阶级诗歌被送去上海提篮桥监狱改造,他们是曾抽一个香烟屁股的兄弟,两人的关系自不必说。
汪主任这回来《二分之一》编辑部还是要来谈杂志数字化这件事的。